设为主页 - 收藏大全网 - 放到桌面
清空全部播放记录
支持手机
电影集合为您提供犯罪分子,在线点播,迅雷下载。
《犯罪分子》又名血欲迷墙、Criminal。
年轻的摄影店老板胡天要筹一笔钱给母亲治病。女朋友黄奕无能为力。 一次意外胡天捡到一笔巨款。在帮母亲治病后,走上了逃亡的道路。
电影集合用心做网站,真诚到永远。本视频内容来自第三方网站,其版权归合作网站或第三方网站所有!
辗转看到了这部传说中的神毕业作品,主要是叙事上对观众有一个巧妙的“欺骗”,程耳对非线叙事的迷恋由此可见,结尾“犯罪分子”的逃离,充满希望而非狼狈,是一种意识上的高级,也可能是“老子终于毕业了”的自我心理投射吧
没想到还真能等到这部,也没想到就连着看了两遍。味道正,细节足,跟徐峥那口上海话一样,耐咂摸。配乐也不同凡响,跟杨德昌似的,偏好古典乐,在毕业作品里就是鹤立鸡群(内核也确实能跟《****》做个比较)。具体**在哪儿呢?最醒目的是那场偷包戏,然后是徐峥片尾那抹笑,简直反向《猜火车》。熟人为犯罪分子逃跑接力,偏是帮过的人倒打一耙,电影世界的善恶法则再次彰显出它的威力。看不见最后那行找补的字幕真是老清爽,最近我越发觉得,这个每况愈下的大环境,毒害了不止一代创作者的思维,大家都不敢批判,也失掉想象力了。
视听语言成熟稳健,故事也很丰富。最值得称道的是,在短短半小时就立起了一组被生活所困的人物群像。出口在哪呢?对于胡地,是对青春**的向往,或是**在处理了**生活问题后,他处在背景处的来回踱步;对于母亲,是丢落的无关紧要的发卡;对于胡天,是能够应付手术费的一笔横财。而他能成功脱身,还得益于众人的协助,在巨大的困境面前,犯罪反而像个壮举。一切都是那么渺茫虚妄。所以,真有可能逃脱生活的泥淖么?要是结局来一个徐峥的梦醒叹息的场景,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相吧。
真正的内地第一部犯罪分子在结尾逃之夭夭的电影。编剧真的能把握住观众的同情心理,如果想给主角一个逻辑上合理的逃脱结局,就要关爱自己的主人公,对于配角从不同身份来刻画立场心理,亮点在主治医生自己门口小摊贩。片中母亲对于发卡的找寻,是对以往幸福生活的追忆。
观后懵*,那个不符合现在唯一“正确”价值取向的封闭结局不知道真是否值得如此高的评价,而且有没有什么表达其实看起来都无所谓也不能强求,只在个人极度狭隘的偏见里,能被称为*爆的毕业作业,最起码也要是《压路机和小提琴》那样的。。。
赞结尾,没有**,便不落俗套。**乃万恶之首。
这个电影找不到哎,同好者有链接的给个链接、有碟的给个地。
有意思。程耳的电影是一个画面比例逐渐变宽的过程,从本片和《第三个人》的16:9到《边境风云》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的2.35:1,画面变宽了,其实信息量被压缩,画面上更好“藏”,这点和叙事不谋而合。本片中有大量上下纵摇的镜头,先给手部特写,向上摇到脸交代角色;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或《边境风云》中更多的是先给角色再交代动作 这个片子一如同时期导演系毕业生徐皓峰的《**的踪迹》或《第三个人》。是一种具有相当实验性的片子,神似布列松。相比较而言《第三个人》的剪辑和叙事太过于实验化,被程耳抛弃了。可以看出他们对戏剧及舞台感有着相当痴迷 徐峥向小张交代后事的那场戏不论构图,调度,还是演员状态都非常绝 充满焦虑的角色——即将被代替的柯达店,病重的母亲,被欺负的弟弟,以及缺席的**
生活太憋屈了,闹钟每天准时响起,我特么想换个活法,但他们说:这是犯罪。
面對一個陌生人的箱子,何以就預設了有錢還如此緊張兮兮地搞一大輪,被電視爆光後卻表現分外冷靜;報攤大爺又為何莫名其妙知道胡天在醫院;其實設計他經營沖印店已經不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,無非是為了他能拿相機出來拍照留證這種純粹功能化的目的。一心經營格調和效果,但不太理會人物本身的質地與動機,好像是導演一直的特色。
走马 2017-01-09
辗转看到了这部传说中的神毕业作品,主要是叙事上对观众有一个巧妙的“欺骗”,程耳对非线叙事的迷恋由此可见,结尾“犯罪分子”的逃离,充满希望而非狼狈,是一种意识上的高级,也可能是“老子终于毕业了”的自我心理投射吧
晚不安 2020-05-07
没想到还真能等到这部,也没想到就连着看了两遍。味道正,细节足,跟徐峥那口上海话一样,耐咂摸。配乐也不同凡响,跟杨德昌似的,偏好古典乐,在毕业作品里就是鹤立鸡群(内核也确实能跟《****》做个比较)。具体**在哪儿呢?最醒目的是那场偷包戏,然后是徐峥片尾那抹笑,简直反向《猜火车》。熟人为犯罪分子逃跑接力,偏是帮过的人倒打一耙,电影世界的善恶法则再次彰显出它的威力。看不见最后那行找补的字幕真是老清爽,最近我越发觉得,这个每况愈下的大环境,毒害了不止一代创作者的思维,大家都不敢批判,也失掉想象力了。
居无间 2020-05-08
视听语言成熟稳健,故事也很丰富。最值得称道的是,在短短半小时就立起了一组被生活所困的人物群像。出口在哪呢?对于胡地,是对青春**的向往,或是**在处理了**生活问题后,他处在背景处的来回踱步;对于母亲,是丢落的无关紧要的发卡;对于胡天,是能够应付手术费的一笔横财。而他能成功脱身,还得益于众人的协助,在巨大的困境面前,犯罪反而像个壮举。一切都是那么渺茫虚妄。所以,真有可能逃脱生活的泥淖么?要是结局来一个徐峥的梦醒叹息的场景,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相吧。
松间照 2015-11-13
真正的内地第一部犯罪分子在结尾逃之夭夭的电影。编剧真的能把握住观众的同情心理,如果想给主角一个逻辑上合理的逃脱结局,就要关爱自己的主人公,对于配角从不同身份来刻画立场心理,亮点在主治医生自己门口小摊贩。片中母亲对于发卡的找寻,是对以往幸福生活的追忆。
给艾德林的诗 2020-06-14
观后懵*,那个不符合现在唯一“正确”价值取向的封闭结局不知道真是否值得如此高的评价,而且有没有什么表达其实看起来都无所谓也不能强求,只在个人极度狭隘的偏见里,能被称为*爆的毕业作业,最起码也要是《压路机和小提琴》那样的。。。
芦哲峰 2020-05-13
赞结尾,没有**,便不落俗套。**乃万恶之首。
*** 2012-10-06
这个电影找不到哎,同好者有链接的给个链接、有碟的给个地。
臭脚诗人 2020-04-26
有意思。程耳的电影是一个画面比例逐渐变宽的过程,从本片和《第三个人》的16:9到《边境风云》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的2.35:1,画面变宽了,其实信息量被压缩,画面上更好“藏”,这点和叙事不谋而合。本片中有大量上下纵摇的镜头,先给手部特写,向上摇到脸交代角色;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或《边境风云》中更多的是先给角色再交代动作 这个片子一如同时期导演系毕业生徐皓峰的《**的踪迹》或《第三个人》。是一种具有相当实验性的片子,神似布列松。相比较而言《第三个人》的剪辑和叙事太过于实验化,被程耳抛弃了。可以看出他们对戏剧及舞台感有着相当痴迷 徐峥向小张交代后事的那场戏不论构图,调度,还是演员状态都非常绝 充满焦虑的角色——即将被代替的柯达店,病重的母亲,被欺负的弟弟,以及缺席的**
子戈 2020-05-11
生活太憋屈了,闹钟每天准时响起,我特么想换个活法,但他们说:这是犯罪。
五色全味 2020-05-12
面對一個陌生人的箱子,何以就預設了有錢還如此緊張兮兮地搞一大輪,被電視爆光後卻表現分外冷靜;報攤大爺又為何莫名其妙知道胡天在醫院;其實設計他經營沖印店已經不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,無非是為了他能拿相機出來拍照留證這種純粹功能化的目的。一心經營格調和效果,但不太理會人物本身的質地與動機,好像是導演一直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