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的儿子是死刑犯》又名Me and My Condemned Son。
**犯 A,殺害好友後勒贖。**犯陳昱安,砍殺 父親 111 刀。**犯鄭捷,於捷運上隨機殺人。「***犯」是司法給他們的一個標籤,但這三個人作為 人的身分卻為人漠視,而至親所背負之痛,更從來 無人知曉⋯⋯。 曾以紀錄片《起點》、《我無罪,我是鄭性澤》長 期關注司法議題的導演李家驊,這次選擇了三位犯 行各異的**犯為主角,有人尚在*刑,有人在獄 中自戕身亡,有人已遭到槍決伏法。在「殺人償命」 的正義大*前,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,宛如報廢的 物件,但在律師、死囚家屬面前,標籤之後卻是一 個個血肉之軀。全片以平實的採訪片段與報導影像, 不拘泥於法條本身,而是深刻表達了導演對「人」 的處境的關懷,爬梳現代台灣司法**史之餘,也 引出了對現行體制的叩問。
第22届台北电影节:台北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(提名)。
电影集合用心做网站,真诚到永远。本视频内容来自第三方网站,其版权归合作网站或第三方网站所有!
汪金卫 2020-12-31
短短73分钟纪录片,讲述了三个**犯的故事,素材太少了,难免无法做到深入。一个被关20年尚未执行,一个在囚室**,一个罪大恶极被迅速枪决。家人、死囚、律师、*****……似乎面面俱到采访到了,实际连台湾**制度的历史与现状都未讲清,案情也是一笔带过。怎能去了解每个死囚的真实内心?导演虽然隐去了被访问**犯A的姓名,但上****一查就能知道,意义不大。
外苏 2020-12-09
期待太高了,没有什么重点,无论是从情与法,还是罪犯与家人都找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。不过在亚洲做父母的,孩子犯了事谁都难以逃脱“下跪”。
。 2019-11-16
优点在于导演努力去还原与追寻了“**犯”作为“人”的那一面,而这就势必牵扯出对于社会、法制、媒体、**与官方话语在**这件事上给人盖棺定论的合理性探讨(以及其间复杂的关系),虽然只是短短三个案例,但也足以让人窥见一些东西了。尽管它可能并不足够优秀,但在华人社会中这一面向的纪录片(或者说是电影)实在太少,于是就显得弥足珍贵,更何况那些真实存在与发生的人事难免令人唏嘘动容。缺点是,受害者一方的缺席,使得视角有些偏向于一方,专注于情感而多少失了思辨性与客观度。这真的是个非常值得被人们讨论的片子,可惜大陆对这些案件的报道几乎毫无涟漪,捷运随机**这么骇人听闻的案件都没听说过…
Spy 2021-03-05
主创人员都没想好要表达什么吧?整部纪录片就是各个**犯和相关人员的采访,还是没什么深度的那种采访。
旮旯 2020-11-10
標題聳動但其實應該叫《我辯護的當事人是**犯》。從第一則口白開始到全片三起案件皆是以辯護律師觀點串接,只有第一起有家屬現身說法(第二起身亡/拒領遺體,第三起以新聞媒體畫面代替)。在**議題上無法超越《島國殺人記事》但帶出一些亮點,如受刑人如何幫助臨刑的死囚留下遺言,換回洗刷冤屈的祝福,以及重刑犯看守所警衛的立場等。寧願相信是素材蒐集不易而非導演沒有能力展開吧。
华盛顿樱桃树 2020-12-15
是简单了些,角度也不够,但看到评论里一些说缺少思考的,纪录片是让你思考,还要让创作者帮你思考吗,自己先学会思考吧
Asyncoda 2020-09-06
我發表的短評由於可能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,現自行先行移除。
张翔森 2020-12-20
我们与恶的距离。一命抵一命,很公平。但是,如果杀了四个人怎么破?
路米內 2021-04-20
拍得一般,但这题中文圈还有能超过的吗?其中一位应该是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原型
Knight-Errant 2021-02-11
看评论一开始就先入为主,那就不要看,我觉得这片并没有先入为主